2024(第六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专题论坛5:青年论坛—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徐明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杨强教授担任共同主席并召集组织,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协办。论坛旨在深化对“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两种科研模式的理解与交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和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等企业的代表,从多个视角探讨对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的思考与实践,通过分享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策略,探索两种模式如何相互助力、互为支撑,以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挑战。
(会议现场照片)
“自由探索”专题研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徐明教授为论坛开幕并主持“自由探索”专题研讨)
论坛召集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徐明教授首先为论坛开幕致辞,介绍了论坛的宗旨与安排,论坛围绕“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两个专题,分别先由四位专家做引导报告,之后邀请专家嘉宾进行研讨和交流。
论坛“自由探索”专题的研讨由徐明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艳臣研究员以“污水信息的认识与初探”为题带来上半场首个引导报告,介绍了人类对污水信息的认知发展历程,结合排水系统发展历史关键节点的创新突破与探索实践,回顾了自由探索在排水系统历史发展进步中的推动作用,介绍了自由探索的现象发现、跨界探索与学科交叉带来的引领性的突破,随后也分享了课题组最新基于污水信息认知促进污水管网优化运行管理的相关科研成果,最后总结了自由探索相关的驱动力来源、科学原理探究、引领驱动作用等方面的一些启示与思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艳臣研究员以“污水信息的认识与初探”为题作引导报告)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刘思彤研究员作了题为“长江微生物“代谢互馈”探索” 的引导报告,介绍了课题组基于污水处理人工系统中已有的微生物代谢方面的理论和认识拓展应用于天然大系统(长江流域)微生物“代谢互馈”过程的探索研究,研究发现在自然选择条件下,长江流域山地丘陵微生物团聚显著提高了有代谢缺陷,生长缓慢的细菌的生存优势,促进细菌的共同代谢互馈和协同,影响了长江流域的氮循环以及生化循环。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刘思彤研究员作题为“长江微生物“代谢互馈”探索” 的引导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穆杨教授作了题为“3D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水中污染物去除的初探”的引导报告,结合他课题组利用3D打印技术调控微生物群落方面的最新探索性研究成果,介绍了3D打印菌群在水中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发现3D打印网状结构的人工菌群能够很好地实现污染物的降解。穆杨教授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通过3D打印的方式来构建人工厌氧颗粒污泥等更富挑战的研究方向,这些探索实践将对于提高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带来更多新的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穆杨教授作题为“3D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水中污染物去除的初探”的引导报告)
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徐韬作了题为“自由探索下的金山创新实践”的引导报告,从金山自己的创新实践介绍了金山在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两个方面的探索。金山环保通过锁定目标、快速推进新技术探索实践、鼓励大胆创新及务实耐心实践等方式,有效推动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创新转型、增强抗风险能力,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徐韬作题为“自由探索下的金山创新实践”的引导报告)
在四位引导报告结束后,来自学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们就自由探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鹏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经验,详细阐述了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的差异,并强调个体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特点和需求,以探寻更为合适的研究范式。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邢明阳教授,则结合他在化学领域的研究经历,分享了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之间如何取得平衡的心得,并强调了在学术生涯的不同阶段,灵活调整研究模式的重要性。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许柯教授则强调了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之间的交融性,两种研究模式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且可源于不同的驱动力相互促进,最终自由探索的成果也会融入到有组织科研的体系中。最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宫徽副教授,分享了他所在团队在污泥处理领域中半自由探索模式的经验,他强调了科研范式在推动科学研究进步中的规律性,并鼓励研究者们勇于尝试不同的研究方式,以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
(研讨嘉宾发言)
“有组织科研”专题研讨
本次论坛的“有组织科研”专题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艳臣研究员主持。首先,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周丹丹教授作了题为“跨学科跨专业跨团队组织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 的引导报告,分享了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有组织科研的经验和成果。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在有组织科研方面强调跨学科、跨专业、跨团队的合作,结合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两大一级学科,实现理工融合。通过特色环境科学研究与生态修复实践,实现了环境和生态融合的有组织科研,结合在水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示了学院在环境生态融合发展的有组织科研成果。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周丹丹教授作题为“跨学科-跨专业-跨团队组织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 的引导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刘猛教授作了题为“有组织科研助力学科建设加速跑” 的引导报告,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有组织地开展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的举措和成绩。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在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效地融合了组织性与自由探索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科研项目的引导上,也体现在人才培养和因人施策的管理实践中,形成了高效且富有活力的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融合模式。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刘猛教授作题为“有组织科研助力学科建设加速跑” 的引导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作了题为“生态中心有组织科研实践”的引导报告,介绍了生态中心在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攻关、研究团队组织、重大科研问题探索等方面的有组织科研经验和成果。通过有组织科研的有效推进,生态中心在大气、土壤、水、环境健康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五大方向均取得丰富成果,拥有国家级和院级实验室,在河流污染治理、新污染物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并推动学科融合。未来,中心将围绕长江黄河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向继续推进有组织科研攻关和管理,主动谋划、组建专班,提升科研能力,响应国家需求,支撑生态环境方向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作题为“生态中心有组织科研实践”的引导报告)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陈亚松作了题为“从企业视角有组织推进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 的引导报告,介绍了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的有组织科研开展情况,分享了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通过有组织科研加速成果转化应用的举措。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通过技术有组织科研攻关,采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研发到转化,实现了多项技术的研发与初步应用,包括分散式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展示了有组织科研从研发到应用转化的显著成效。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陈亚松作题为“从企业视角有组织推进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 的引导报告)
在四位引导报告结束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颖教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花铭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及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运管部总工王丽婧、中国水环境集团总裁助理兼工程技术中心执行主任庞洪涛,以及未来水科技平台发起人高嵩等杰出专家,纷纷就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的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王颖教授引经据典,借《吕氏春秋》之语,深刻阐述了有组织科研的关键性。她指出,有组织科研不仅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动系统科研育人,还能有效应对新时期的变化与挑战,是科研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花铭教授则结合自身在南京大学科技处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对当前科研工作的深刻认识,他提到,导向性项目愈发增多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凸显了有组织科研的不可或缺性,同时也探讨了企业合作模式变化对科研范式产生的深远影响。王丽婧总工则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为例,详细阐述了有组织科研的使命导向性。她介绍了该中心在组织模式上的创新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如联合攻关、驻点帮扶等,并强调了顶层设计和成果集成的必要性,以及实践检验的重要性。庞洪涛主任则结合中国水环境集团开展有组织科研的丰富经验,以曼哈顿计划对企业和高校科技创新的启示为例,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组织管理和工程管理在科研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他以公司与德国合作的中德环境技术创新中心为例,提出有效的智力资源管理是有组织科研取得成功的关键基础。最后,高嵩阐述了国家对有组织科研的日益重视,并深入剖析了科研创新模式从传统的自由探索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转变的变化过程。他还以荷兰在厌氧技术领域的成功实践为例,强调了政府支持投入在组织科研中的核心作用,即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积极开放创新的引领者。此外,他还强调了产学研三方紧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政府提供开放性支持、市场保持自由竞争对推动科研创新的关键作用。
(研讨嘉宾发言)
最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承志研究员为论坛做了总结,他结合自身科学研究的实践和思考,深入浅出的诠释了对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的理解,他指出自由探索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带来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产出;而有组织科研则是通过团队协作,有效形成科研合作,更有效推动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完成重大任务的联合攻关。自由探索是创新基础,有组织科研是催化剂,两者相辅相成、互融互通,都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应当保护自由探索的氛围,同时也强调有组织科研重要性,在有组织科研的体系下也要鼓励自由探索,尤其是鼓励去做原始创新,通过有组织科研可以更快地把成果放大,实现成果落地转化,协同共振促进学科发展。最后,他也鼓励所有科研从业者,不管各自从事工作是有组织科研多一些,还是自由探索多一些,都要充分发挥二者优势、互为支撑,助力在未来科研道路上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胡承志研究员为论坛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