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专题论坛“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于2024年5月25日上午顺利举行,来自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中持水务、中交疏浚集团、信开环境投资、中建三局、三峡集团、武汉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常州市排水管理处等单位代表,分享工程类和管理类优秀获奖案例中的先进理念、创新与实践融合统一的探索和思考,总结长江大保护的阶段性成果。
(会议现场)
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
城科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黄霞主持专题论坛上半场会议,共有5个工程类优秀实践案例项目进行分享汇报。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征戍以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分享了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实践与思考,指出面对体量大、子项多、目标大的特征项目,需要立足整个顶层设计、实现全要素协同、以生命周期视角构建多层次水环境管理体系,在本案例实践中创新地探索污水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构建一体化的调度体系、孵化以人工湿地为核心的生态修复技术产品、通过信息模型助力小流域治理的提质增效。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研发总监、中持新概念环境发展宜兴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昌敏围绕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进行了介绍,指出污水处理概念厂是曲久辉院士和环境领域知名专家发起的重大创新活动,引领了污水处理行业从单一环境治理功能转向资源循环功能,以实现“水质永续、能量回收、资源循环和环境友好”的目标。概念厂突破了传统基础设施的功能和形态,从行业工程意义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化追求,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让行业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
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交生态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强介绍了“长江经济带典型化工园区污水治理及生态环境提升工程”,融合“源网厂河”一体化治理理念,提出源头监督管控+管网分类收集+污水集中深度处理+河道水质提升的区域多要素系统治理方案,实现了资源整合与技术集成,以多方参与的市场化方式进行管理提升与机制创新,通过融资先行、创新模式、主动筹划、资产证券化保障全生命周期资金。
信开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执行主任庞洪涛分享了“安康市江南再生水厂项目”,为解决“邻避”问题,实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形成了“厂馆一体”的示范综合体,通过智能化三维下沉厂设计系统对土地空间进行集约化统筹设计,利用低温干化、水源热泵、自然采光等节能控制技术实现高效低碳节能,每年大大减少了碳排放和节约了供暖成本。
中建三局管网科技公司总经理、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水务环保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文海介绍了“武汉市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为解决黄孝河、机场河行洪排涝能力不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雨季溢流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及流域调度粗放等问题,以“绿色管家”概念进行项目建设,通过建设地下净水厂、CSO强化处理设施群、管网清淤和生态修复,结合智慧水务对水质进行预测,最终实现水质明显改善,并入选2023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正面案例。
城科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彭剑锋主持专题论坛下半场会议,共有4个管理类项目进行了分享汇报。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贾宁围绕城市水管家创新与实践展开讲述。三峡集团创新性提出“城市水管家”模式,项目自2021年实施,已覆盖超过58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900万人。“城市水管家”提出系统治水商业模式、自主研发城市水治理管理工具、推动建立污水管网按效付费市场机制,该模式在六安等地成功应用,提升了污水收集率和污染物削减量,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马宗伟以“数智赋能·协同共治”为题介绍泰州健康长江治理新模式项目,该项目由泰国市生态环境局和南京大学共同完成。项目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了“健康长江”体检表,实现部门间数据和业务互联互通;开发了水质预测预警系统、企业排污监测系统和环境风险智能管控系统,提升了环境治理效率;构建了“健康长江”指数评价体系,通过公众平台展示提高了社会参与度和满意度。
武汉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副高级工程师廖玉华以长江大保护的“一滴水”系列科普视频为题进行了分享。首先介绍武汉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科技中心和生态环境部武汉长江驻点研究团队。武汉市成立了生态环境资源服务纵队和博士服务团,搭建公众与生态环保部门的桥梁,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在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坚持科普+科研,打造环保科普进校园、企业、社区、机关、乡村的“五进”平台,利用新媒体创新生态环境科普教育。通过努力,科普视频入选了武汉市和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有力推动了科普工作的广泛传播和公众积极参与,促进了长江大保护事业的发展。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科长董阳以“三水统筹的常州污水治理实践”为题介绍常州治水经验。常州通过“规建管养”和“源网厂治”一体化管理体制实现了从单纯污水治理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的“三水”统筹的转变;特别分享了管网低水位运行管理,如何真正发挥管网原有设计传输污水能力,减少雨天径流。常州的治理成效显著,污水回用率达25%以上,全市国考断面累计优III类水比例达8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城市名片。
会议最后,黄霞教授发表了感想并总结,她表示今天分享的优秀工程案例都体现了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系统性,体现了理念的引领性,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体现管理机制模式的先进性,体现环境领域为社会带来的公益性。大会通过案例的遴选和分享交流,希望能够推动国家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从工程层面落到实处,对各单位的参与和支持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