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 & Ecology Forum圆满落幕,期刊主创共绘水与生态新起点

发布时间:2024-05-25 阅读:166次


2024(第六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分论坛于5月24日在武汉开幕。由《水与生态(英文)》(Water & Ecology,W&E)编辑部和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平行论坛Water & Ecology Forum于24日下午圆满落幕。论坛通过期刊视频号、水分会视频号、环境人视频号及科爱学术等7个平台进行直播,线上观看数据超过3万人次。

(会议现场)


论坛由W&E期刊执行主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承志研究员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会娟教授主持。


W&E期刊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研究员致辞。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W&E的创刊理念,阐述了水与生态学科发展的宏伟愿景,号召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与期刊共同携手将W&E打造成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W&E期刊执行主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刚研究员介绍了期刊的创刊进展与近期规划,以及期刊发展的使命与定位。


来自美国、荷兰、墨西哥和中国的W&E编委会成员及相关领域专家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阐述在水与生态耦合的概念下,环境科学、水文信息学、流域生态学、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前沿进展,以及这些技术、方法、理论如何协同作用,实现科技创新,从而引领水与生态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报告结束后,期刊主编、编委等主创人员与在场专家学者围绕期刊的创刊意义、水与生态学科的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W&E期刊主编Joan Rose为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水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6 斯德哥尔摩水奖获得者。她的报告题为: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water and health(生态视角下的水与健康)。报告阐述了水与健康的关系,提出应从生态视角探索解决影响水质和健康的关键问题,强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污染和基础设施不足对自然水系统的影响,并指出监控这些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对有效的水管理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她指出先进的水质评估和诊断技术对实现跨界水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议将相关研究纳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政策和决策中。


朱永官研究员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的报告题为: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One Health(One Health视角下的细菌耐药性)。他认为,在“同一个健康”框架下的微生物循环是一个新兴的公共卫生问题,人类需要从整体的角度看待抗菌素耐药性的环境维度,相应地,研究工作也必须进行范式转变。他提出微生物研究的3个重要范式转变:从基于DNA的研究到基于培养的研究;深入了解活性微生物;从对污染状况的研究转变到定量风险评估。


W&E期刊编委Dragan Savic教授为荷兰KWR Water 首席执行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他的报告题为:Hydroinformatics in practice: Can it address ecological challenges?(应用水力信息学应对生态挑战)。报告详细介绍了水信息学在全球水安全背景下解决生态问题的良好实践。通过对多瑙河的水质和大型植物的监测,以及荷兰浅层地下水质量国家地图的开发等案例,Dragan展示了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如何将水文信息学用于生态恢复,并实现城市生态和基于自然的水系统管理。他指出水文信息学为应对全球水安全和生态挑战提供了一个关键机会,并强调未来的挑战将超越技术层面,进入政策和实践环节。


W&E期刊编委Blanca E Jiménez Cisneros教授来自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她的报告题目:Water,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AR6 IPCC WGII(水、科学和公共政策:基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报告阐述了水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其对生态系统、人类社区及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她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深刻影响,包括对农业、能源生产、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指出洪水和干旱等极端事件的风险日益增加。她还概述了与水安全相关的挑战和风险,提出综合多政府管理部门指定相应战略的必要性,以及解决气候变化、应对社会不平等问题的重要性。


W&E期刊编委王殿常教授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董事长。他的报告题目:Evolution of water ecology patterns and systematic governance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长江流域水生态格局百年演变及系统治理策略)。报告综述了长江流域的水生态格局和系统治理策略,讨论了流域水生态的演变,指出人类活动和城市化导致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水质的显著变化,并展望长江流域未来的生态前景,提出应进行城市和流域的综合管理,以实现长江流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王爱杰教授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主任,国际水协会杰出会士。她的报告题目:Risk Identification an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Urban Water System(城市水系统风险感知与智能管理)。报告重点介绍了城市水质风险智能诊断技术与管控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水生态风险识别与评估,发展了基于新型分子标记的水质风险诊断方法,动态评估了全国28省、64个城市水体/沉积物抗菌剂环境转化过程的生态风险;针对水质健康风险识别与评估,建立了涉水病原微生物信息数据库与定量化风险评估方法;针对氮磷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率大数据监测新方法,可用于藻华的动态监控与溯源。报告进一步提出城市水系统一体化管控平台架构和功能软件,并以咸宁为例提出城市“体检”方法和水质安全保障路径。



版权所有 无锡鸣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16066598号-10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