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水事业:科技、产业、社会的大融合

发布时间:2024-05-25 阅读:161次

5月24-25日,2024(第六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在湖北武汉再度集结各界精英,以“水治理:科技•产业•社会”为主题,通过十数场高质量创新学术交流活动,与政产学研“栋梁中坚”,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复杂性、可持续性,共商共建多维、动态、全局的环境保护新事业格局。



湖北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蔚盛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韩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欧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会长(以下简称“水分会”)曲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超十数位“两院”院士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水研究中心主任Joan Rose等多位国际院士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倪晋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分会副会长俞汉青,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2024李光耀水奖得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Gertjan Medema,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伟刚为大会做主旨报告。


(大会盛况)

本次大会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携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关村汉德环境观察研究所承办;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水环境技术与装备)等给予大力支持。




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水分会秘书长、中关村汉德环境观察研究所所长谢琤琤主持

蔚盛斌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湖北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美丽湖北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在湖北未来的“治水”进程中,希望与各方在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增强水生态保护力度、丰富水文化时代内涵上加强合作,为湖北生态环保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韩君在致辞中表示,三峡集团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努力为建设安澜长江贡献力量。当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三峡集团愿继续与各方深化合作交流,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协同、凝聚社会合力,持续加强水旱灾害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守护一江碧水,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余刚表示,如何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和谐、可持续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是当前亟待政府、科研、产业等融聚智慧、形成合力、久久为功的重大任务。此次水分会再度携手三峡集团,共同主办水大会,将更好组织政产学研等各方深入交流,促进科学研究与实际需求深度融合,促进新时期长江保护修复高效实施,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

开幕式上,水分会发布了年度内容产品——《城市雨污管网建设的进步与展望》年度报告及《你了解饮用水吗》(水环境与水生态科普丛书第二册)。这两本书均在曲久辉院士亲自指导下,积聚行业内专业力量编制而成。前者作为专业报告,旨在“为行业梳理发展历程、前瞻未来方向”;后者这本“小册子”,也凝结了十数位专家学者的心血和智慧,以期争取社会特别是下一代对水事业的理解和支持。报告和科普书已于今年五月正式出版。


为更好总结长江大保护阶段性成果,交流分享实践经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于今年3月启动“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的征集与评选”,历经数月、多环节评审,最终在51个有效案例中,遴选出10个优秀案例。在开幕式上,曲久辉院士公布了入选项目名单,并与水分会副会长、北控水务执行董事、执行总裁李力一起,为入选的其中6个工程项目类案例代表颁奖;水分会副会长俞汉青院士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黄霞为4个综合管理类案例颁发证书。

曲久辉院士、李力总裁为6个工程项目类案例代表颁奖)

(俞汉青院士与黄霞教授为4个综合管理类案例代表颁发证书)


相关阅读:

首届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公示!

开幕式上,《Water & Ecology》期刊举行了创刊发布活动。该期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以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联合创办,旨在聚焦交叉领域科技问题,打造国际顶尖学术交流平台,引领前沿学术方向,已于2023年11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

作为期刊共同创刊主编,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水研究中心主任Joan Rose,期刊出版单位代表——科爱公司总经理马恒洁分别为期刊致辞。


曲久辉院士与Joan Rose,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承志,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董事长王殿常等多位学者、企业家代表一起,共同“点亮”《Water & Ecology》创刊启动仪式。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杨志峰主持。

倪晋仁院士的报告从文明与流域的关系出发,讲述“黄河元素传承的生态-环境-健康意义”。他首先介绍了黄河物质循环与元素的自然传承,黄河全河段-全要素同步监测计划的设想和成果;重点阐释了黄河金属元素向生物、人体等生命体的传承,自然与河流生命元素传承的默契等内容,特别是毒性金属元素的天然低丰度和生命体自带的微生物防御体系,可谓是自然的眷顾。他指出,黄河金属的生物地区化学循环揭示了母亲河在“地球—河流——生命体”复合体系中的关键传承作用,而要达到更高级的物质循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仍然具备挑战性。

俞汉青院士满怀敬仰与温情,对Perry McCarty教授这位环境工程巨擘的学术成就与贡献展开系统回顾。他认为,McCarty教授60年的学术生涯,对环境界的卓越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重要理论的奠基人,新型反应装置的发明者,现代水处理工艺的开拓人。“他无限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伴随伟大的一生,同时对环境工程和科学的兴趣是从未放弃的终身爱好。”俞汉青院士特别提及McCarty教授与中国的渊源,他生前曾积极为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事业建言献策,表达对水处理行业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的报告,以《我国水环境领域科技进展、问题与思考》为题,首先回顾了我国水环境治理战略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指出事业已进入“深水区”,更要求依靠科技创新,开展精准治理和保护。他随后展示了在全球视野下、对我国水环境技术发展阶段和水平的评估。柯兵指出,我国水环境事业已向人水和谐系统构建的目标迈进,为此,水环境科技创新应从系统治理、新技术攻关、水环境多级屏障建设、治理理论和治理效益五个方面进行需求和问题的识别,进一步聚焦、细化发展方向,完善组织与保障机制。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Gertjan Medema作为微生物学领域专家,阐释了“绿色化可持续安全供水的自然之道”。他首先介绍了基于人体健康的水安全管理系统和相关模型;对病毒这一供水安全最具挑战性的因素,针对各类水源设计应用的监测系统、管理系统,以及相应的数据优化和应用,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治理计划。他随后结合案例,详解了岸滤和含水层人工补水等绿色供水技术的特点,并通过与反渗透等设施的结合,在实践中已展现出对有害物质去除的有效性和较高效率,以及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和谐性。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伟刚结合企业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实践和经历,分享他对“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生态环保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体会。他说,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为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中原环保将围绕水这一核心要素,坚持国际化、绿色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方向,推动传统污水处理设施向资源、能源、碳汇三个中心升级;加强数字赋能,推动生产经营从人治到数治、人控到智控的创新升级;以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为重点,挖掘新的行业增长点;从材料、新能源、城市空间等角度切入,布局未来产业。



【END】





版权所有 无锡鸣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16066598号-10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