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告及讨论:长江大保护-长江源头探究

发布时间:2024-05-25 阅读:117次


5月24日下午,第六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的“主题报告及讨论”环节顺利举行。在这一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超首先以“长江大保护-长江源头探究”为题作精彩报告,随后四位讨论嘉宾基于这一课题,结合自身关注的领域进行深化拓展和思维碰撞。讨论嘉宾包括: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城科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副会长、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温东辉

(讨论环节现场)


“主题报告及讨论”环节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永教授主持。

王超院士以“长江大保护-长江源头探究”为题,结合自身科考经历和课题研究介绍了长江大保护的意义和长江干流区域划分,指出其中最神秘的地方是源头区。他从长江源头科学考察、长江源头特征分析、长江源头生态保护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长江源头现状。最后,他从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问题两个方面为未来长江源头科学研究的方向提供了指导。

秦伯强研究员结合自身研究,基于科学院野外站的监测结果,提出长江流域水环境、水生态目前面临的挑战。总体来说,水质方面,河流改善快,湖泊改善慢;水质提升变化快,生态修复慢。空间上说,上游由于水量问题,湖南湖北两湖地区易出现枯季湖泊滩地大面积裸露;下游水质污染、富营养化突出。

温东辉教授关注长江口的生态问题,指出长江下游富营养化对长江入海口生态环境形成严峻挑战;同时,长三角地区大量工业园区的兴建与发展也对流域水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她强调,温室气体、新污染物、富营养化问题所带来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亟需关注并加强研究。

王凯军教授在讨论中强调了系统治理的理念,他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长江的四次会议和郑州黄河治理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了我国在大江大河治理上的思路正日趋完善、系统性更强。他强调,大江大河从重点的治理到系统的治理,直到建立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需要较长的过程,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

侯锋董事长结合贵阳南明河的治理案例,分享了他们在长江上游的一个小尺度项目实践。该项目以城市生活污水作为第二水源,创新和实践了城市尺度下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技术体系,化解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再生回用与河道治理统筹推进的技术难题,在流域治理中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三水融合。







版权所有 无锡鸣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16066598号-10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