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安全运营——城市水处理事业的核心价值

发布时间:2019-06-21 阅读:1686次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水处理事业获得高速发展,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水基础设施,其中城市供水能力超3亿m3/d,污水处理能力超2亿m3/d。“十三五”后,我国跨入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背后,如何持续安全的运营,成为未来城市水务事业的核心关注点。


7月15-16日,即将在成都召开的“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除了15日上午的“全院士”主旨论坛外,还将设有专题论坛,围绕10大行业最热议题展开研讨。城市水处理设施的持续安全运营是议题之一。


本次大会特邀以下具有丰富运营经验的专家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专题:城市水处理设施的持续安全运营

1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可持续运营的困境与挑战

王洪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学院副院长

2

智慧水务与可持续运营

刘伟岩  北控水务集团运营总监

3

工业园区水环境设施运营优化与风险管控

喻正昕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4

北京市排水系统厂网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葛勇涛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教授级高工

5

深圳河流域全要素调度与管理

邹启贤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


6

成都市百万吨级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优化对策

刘少非  成都市排水公司第九净水厂厂长

7

新形势下污水厂的现场安全管理

谈振娇  无锡市市政公用环境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8

高标准下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王燕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今年4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作为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和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全面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中国城市水处理设施已迈入提升运营质量的新时期。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王洪臣教授曾提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后,整个水处理行业的重点将往运营方面转移,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重点会更多地转向运营管理;二是需要提高水处理行业的运营质量和效率,而后者的关键点一是节能降耗,二是氮磷等营养物的高效去除与稳定达标排放。


无论是净水厂,还是市政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厂,均与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活息息相关。过去40年,中国的水处理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未来10年,将跨入从有到优的阶段,让我们期待各位专家在大会上的精彩分享!



关于召开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的通知.pdf

版权所有 无锡鸣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16066598号-10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