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域水环境生态风险管控体系构建从何入手?

发布时间:2019-06-26 阅读:1550次




随着长江大保护系列部署的持续推进,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建设的工作将陆续展开,从中央到流域各城市将以更多关注和投入,保障水生态系统健康、构建流域生态城市。7月15-16日,即将在成都召开的“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将在5个专题论坛中,探讨城市水生态环境管理与风险控制。


针对这一领域重要议题,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特邀请以下权威专家根据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做报告:

 

1

天津生态城新型水系统构建与管控

郑兴灿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总院总工程师

2

流域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构建

毕军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3

饮用水源地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水质净化

于丹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4

山地城市湖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与管理

何强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5

南宁城市水环境生态风险管控的探索与实践

朱红祥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

6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蔡然  首创股份生态环境技术总监 


保障水生态系统健康是构建流域生态城市的核心。在长江流域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进行协同建设,城市的整体设计与微观结构的融合要更加体现生态内涵,城市水环境治理实体构造与自然景观的整合要更加体现生态价值,要使得城市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生态观得以体现。


进行水环境风险控制是构建流域生态城市的必选项。城市水环境保护的核心是保障水生态系统健康,而健康的城市必须有良好的水环境质量和风险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的快速城镇化,使得城市水环境的未来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那么城市水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前植入生态的理念,应对复杂性、不确定性水环境问题。


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希望在专题讨论基础上,针对长江流域城镇污水生态处理新模式,基于生态通量水环境绿色生态措施构建、城市水环境治理设施和全系统生态通量耦合等重要问题开展讨论,为长江经济带城市建设模式从功能型城市逐步转变为生态型城市,将城市的历史底蕴与现代理念相耦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关于召开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的通知.pdf

版权所有 无锡鸣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16066598号-10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