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支撑了我国的世界大国地位,而工业园区在我国从改革开放伊始到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1979年蛇口工业区设立到2016年,我国国家级工业园区已达590余家,总计约10000家。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工业园区产业结构水平、资源利用效率、质量效益等差距明显,工业粗放式地快速发展也给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情况不容乐观。长江流域是我国化工产业的聚集地,化工企业数量多达40多万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长江沿岸重要的七省市共有化工园区76家。化工工业带来的污染、排放,成为长江生态保护面临的难题。
当前,工业园区正处于全面绿色转型的新时期。工业园区的迫切需求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如何在全生命周期做好环境综合治理?如何实现绿色化、智慧化、循环化的发展及模式创新?这些均是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
7月15-16日,即将在成都召开的“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除了15日上午的“全院士”主旨论坛外,还将设有专题论坛,围绕10大行业最热议题展开研讨。工业园区水管理是议题之一。
本次大会特邀以下具有丰富理论、技术、工程经验的专家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工业园区水管理
01
化工园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任洪强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02
工业废水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杨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03
工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的思考
曹宏斌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04
物理法石化污水源头控制及资源化
汪华林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05
化工园区污水处理接管和排放标准的思考
蔡天明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06
制药综合园区废水处理典型案例和几点思考
张昱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07
工业园区介循环模式及实践
石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2017年9月,环保部印发《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任务推进方案》,要求各地方人民政府和园区管理机构要不折不扣完成“水十条”要求,提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是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的底线要求。工业治污进入倒计时。2019年6月,在“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暨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第四届年会上,生态环境部提出将重点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整治,以全面提质增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专家认为,寻找解决工业废水处理难题的钥匙,关键是对不同种类的工业废水进行特征识别和水质分析,并根据废水的不同水质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处理方案。同时,发展良好的工业园区需要配置合理的产业链、健全的基础设施体系和适宜的风险管控体系;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化改造所强调的废物交换、基础设施共享和服务共享,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组织制度建构的生态化延伸。
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20个“绿色化工园区”、20个“智慧化工园区”、20%省级以上园区实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我们希望,未来的工业园既是“金山银山”,又是“绿水青山”!
关于召开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