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四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的“热点研讨”下半场,以“喀斯特地区如何破解‘三水’难题”为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少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陈敬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何大明3位专家,就喀斯特地区如何破解“三水”难题分享了观点和建议。
周少奇表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水环境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喀斯特地区山与水的特点导致处理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诸多困难,包括收集储存、保护利用等方面。同时,水资源利用的时空矛盾问题依然存在,水量分布的地域性差异以及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了“三水”统筹治理的难度。
通过系统总结西南地区城镇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他强调,基于因地制宜、城乡并重、碳磷中和的理念采取相应措施,为解决喀斯特地区“三水”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陈敬安表示, 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治理要考虑喀斯特地貌的独特性,污染物溯源困难、地表水与地下水频繁交换、迁移路径与过程复杂等给区域水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喀斯特地区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在风化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溶解态无机碳,增加了藻类水华爆发的风险,使区域水生态与水环境对氮磷污染物更加敏感,加大了治理的难度。
回顾贵阳市今年来在水环境治理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红枫湖与南明河的水环境治理是值得骄傲的优秀案例。其中,通过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在对红枫湖污染精准溯源的基础上,研发了因地制宜的治理技术;利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系统实现水环境治理、资源化利用、低碳等目标,开创了水环境治理新模式。
全球气候变化对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何大明指出,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持续增温与降水时空分布更加不均,致使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水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同时,西南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率低、保护难度大是气候条件变化下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地区的水生态问题不仅会影响我国生态环境,还会影响周边国家,所以如何协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西南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安全的关键。
这场关于喀斯特地区“三水”难题破解的研讨,也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鸣。一位来自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低碳与生态环保研究中心的专家,结合切身工作经验“佐证”了气候变化下西南地区的水环境与水生态安全保障的挑战性,并期望广大专家可以从战略层面和技术引领方面给西南地区指导、支持与帮助。
(现场报告节选)
报告的具体内容详见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即将发布的《2022(第四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报告汇编》
剪辑:点睛文化传媒
审核:胡斌
发布:胡雅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