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现如今绩效导向的环境治理技术体系正在逐步走向尾声,价值导向技术体系正在逐步兴起。在2020(第二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技术与产品创新论坛”中,北控水务集团公司技术总监冒建华发表了《价值导向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实践》的演讲,分析了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技术需要同时满足客户与企业发展价值需求,最终实现社会价值创造目标的观点,从产业发展价值、项目优化价值以及环境生态价值三方面详细描述了企业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实例。
整理:张媛媛、杨婧娟 责任编辑:黄辉
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
冒建华总监指出,在新形势下流域水环境技术体系的发展同时受客户的价值需求以及企业发展价值需求的影响。创新驱动环保技术供给侧能力的作用显著提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环保技术注入数据驱动力;材料科学发展、生物科技发展等为环保技术注入工艺创新驱动力;管理学科发展、社会治理进步,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成为环保技术模式创新的驱动力。环保技术的价值导向分为两方面,第一是基于客户(需求侧)的价值导向,第二是基于企业(供给侧)的价值导向。
客户价值实现——产业发展价值
冒建华总监指出,以昆山模式为例,展示了模式与机制驱动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在昆山模式中,政府采用市场化机制,通过考核机制保障污水厂排放达标,通过激励机制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进一步提升进行奖励;企业自发以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改变运营效果;研发等资源更倾向于投入在本区域,提高运营成效,将环境容量转为产业容量,将经济建设的“高度”转化为民生福祉的“温度”。
客户价值实现——项目优化价值
冒建华总监指出,优化价值即为客户节流,精准识别短板,有效补齐短板,构建“厂网河”一体的“水质水量”管理模式,把“技术智慧”转为“管理智慧”。冒建华总监通过余杭项目,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实例。该项目采用河道与管网关系的耦合,厂网河一体的管理实践,分区管理,资源合理配置,措施整体优化。河道官网耦合模型能够准确模拟研究范围水动力及水质现状,实现管网结构及运行状态检查、污染物溯源分析、河道水质分析、高污染复合区域甄别并优化调度方,通过该模型建立网络建立管网健康程度诊断及规划,使工程范围减少70%,近期达标时间减少80%。
客户价值实现——环境生态价值
冒建华总监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即增量生态价值积及其延伸城市价值,构建更具生物多样性的流域环境。新凤河及洛河开发就是一个典型实例:治理前的新凤河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差,通过再生水利用保障水资源、人工重建生态系统、优化运营调度等措施,使流域相济、多线联络、河湖连通,实现蓝绿交融,构建了新凤河流域水系连通及循环利用体系,健康指数相较于2016年提高了180%。
冒建华总监最后总结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和三增长模式[1],在环境领域表现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再生水、污泥资源化等;低能耗的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迭代替换;绿色发展模式,降低社会、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更好的技术解决污染问题,提升环境容量等。最后冒建华总监指出,环保企业作为供给侧,应根据居民、政府及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技术驱动环保产业的高质量精益化发展,为美好生活实现贡献力量。
[1] 梁言顺,《低代价经济增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