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18日,第十五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国际未来城市科技创新联盟、国际水协(IWA)中国委员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共同主办,主题为“补水污染治理短板,促健康美丽城乡建设”,作为本次大会的联合主办方之一,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的会长、副会长及相关委员都作了精彩的报告。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主持。
会长曲久辉院士作了题为《碳中和城市构建的蓝色方案》的主旨报告,曲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碳中和是城市低碳水循环的新方向,是绿色城市水系统构建的新模式,是城市水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他表示,“碳中和”为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也是新科技理念策略随之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基于碳排放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碳中和的相关产品、装备、工程将成为水产业新的增长极。
副会长吴丰昌院士的主旨报告是《面向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环境安全战略初步思考》,他指出我国污染防治工作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虽然近10年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主要湖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水生态问题依然严峻;同时新型污染物不断涌现、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已然危及水生态和饮用水安全。针对这些现状,吴丰昌院士提出了继续加强污染规律与污染成因研究,进一步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强重大工程的绩效评估,提高协同治理和系统修复工程的效能等建议。
以《中国城市重污染水体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为题,副会长徐祖信院士在报告中回顾了我国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她指出中国城市消除黑臭水体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管网的不完善,即管网混乱、管网破损。如果管网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河道黑臭治理也难以见到根本性成效。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首先需要解决雨污混接的问题,第二是需要对破损管道进行修复,第三是对沉积物的清理与处置,第四是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贯彻。
分会委员张辰、胡嘉东、黄晓军等知名专家也在17日作了主旨报告,题目分别为《系统思维推进排水系统精细化智慧化建设》、《全要素治理、全周期管理,系统推进生态美丽河湖建设》、《资源再生 生生不息》。
18日上午,水分会举办了主题为“区域水环境整治与水质改善”的专题论坛,本次专题论坛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十三五水专项武进项目共同主办。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桂林理工大学校长解庆林共同主持了本次论坛。
在本次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江南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内容丰富的专题报告。
本次专题论坛就区域水环境整治与水质改善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国家和地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示范,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8日下午,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还召开了2020年度报告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分会副会长、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主持。
分会会长曲久辉院士,副会长李力,委员刘书明、黄霞、王洪臣、王爱杰、李激等教授,常务副秘书长谢琤琤参加了研讨会。
分会会长曲久辉院士介绍2020年度报告编制设想及安排,初步拟定2020题目为《疫情之下的水环境与水生态--冲击与应对》。
编制组成员就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交流和沟通,通过密切交流、相互启发,以具备高度和深度的观点和判断来推动水分会年度报告的编制,为行业持续贡献有价值的思考,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