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绿色发展丨城科会水分会赴一体化示范区调研
发布时间:2020-04-16
阅读:2053次
受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及三峡集团邀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以下简称“水分会”),组织专家委员于4月13日-14日赴上海青浦、苏州吴江、嘉兴嘉善开展实地调研,为下阶段深入推进与三峡集团及执委会合作,共谋示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开展水环境与水生态建设等相关工作作准备。
作为由业界最权威的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及相关专业组织的行业精英构成的高端智库,自成立起,水分会就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议题、服务重点区域流域绿色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当前,与三峡集团等行业龙头正开展积极合作,以水环境水生态建设为突破,高起点、高质量探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期形成先进可行的实施方案,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实现路径和示范。(水分会调研专家组,从右至左分别为: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徐向阳,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凯,苏州科技大学副校长黄勇,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副会长潘文堂,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辰, 长江环保集团副总经理李巍,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院长朱伟,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谢琤琤,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副院长王庆。)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示范区要在生态绿色的基本定位和定调下,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探索绿色制度创新。
青浦、吴江、嘉善作为水系发达的县区,保护、建设、谋划好当地丰富独特的水环境水生态资源,既是讲述一体化示范区精彩故事的基本底色和重要脉络,也是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在为期两天的调研中,调研组重点考察了青浦、吴江、嘉善的重要河湖水系和水处理基础设施。执委会生态规建组副组长杨文敏、吴江区政府副区长戚振宇、嘉善县副县长廖培根等陪同调研。东太湖2018年现状水质总体为Ⅳ类,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磷、总氮。近年来,东太湖水环境稳中向好,是太湖湖区八个片区中目前水质最好的湖区。太浦闸即太浦河节制闸,西距太湖约2公里,是太湖流域防洪和供水的主要控制工程之一。太浦闸靠近东太湖,属于太浦河水质最好的区域。太浦河是目前嘉善境内水质最好的河段之一,其水量充沛,水质优于嘉善内河水质。长白荡为嘉善县的备用水源地,嘉善县曾对其清淤、疏浚,一方面增加湖荡的过流能力及湖荡的调蓄库容,提高湖荡水体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清除河道底泥污染,避免水体二次污染。同时按照“水土保持”原则,嘉善县在长白荡周边设置生态型护岸,利用动植物自身的功能净化水体。这种护岸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淀山湖位于一体化示范区的中心地带,是一体化示范区太浦河以北地区涝水主要排泄通道,是黄浦江上游的重要来水水源之一,其上海境内部分被划定为黄浦江上游的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淀山湖2018年水质为Ⅴ类,表现出轻度富营养化,总磷、总 氮为主要超标指标。淀山湖属于示范区重点保护湖泊。以淀山湖、元荡为主体的世界湖区和水源涵养区,是示范区生态敏感性最高、生态本底最优质的的区域,是示范区地区生态绿心。环淀山湖区域是示范区的创新绿核,规划打造成为生态、创新、人文融合发展的中心区域。以生态优先为基本理念,提升环湖生态品质,贯通环湖岸线,打造一体化的环湖生态景观廊道。通过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品 质吸引新经济和新业态,着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推动湖区周边水乡古镇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打造文化休闲生态战略的新空间,成为示范区彰显水乡文化和生态绿色理念的主要载体。调研结束后,水分会调研专家组和执委会、三峡集团相关代表就下一步共同开展工作进行座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同志主持会议。张忠伟副主任表示:一体化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是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张忠伟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

李巍
水分会委员、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副总经理
张辰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潘文堂
水分会副会长

徐向阳
水分会委员、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

邵凯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会上,执委会生态规建组副组长杨文敏,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向娟娟分别介绍了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情况及开发者大会组织情况。调研组专家肯定了一体化示范区的高起点与引领示范性,也指出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并针对一体化示范区定位、机制建设、创新性、水资源水生态等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