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根据视频回顾整理,未经三位老师审核)
王洪臣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王洪臣老师解读了《联合国2017年世界水务发展报告》。报告指出:污水,不只是通过收集处理改善卫生状况并控制污染,它还是重要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在绿色增长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报告同时建议应尽快将污水管理模式从“处理和处置”转变为“再生、循环利用”。
谈及对污水资源化的个人理解,王老师强调了两个部分:一是再生水的循环利用;二是水中物质的循环利用。而水中的物质循环利用又包括三个方面:1、有机物的循环利用,主要为污泥中的有机物深度稳定化变为类腐殖质,改善土壤贫瘠,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2、无机营养物质的提取,其中磷由于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循环通量,因此磷回收也变为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向。3、热能的回用,包括有机物在堆肥发酵过程中的产热和水源热泵的潜热。
王凯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王凯军老师针对污水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和理念,国际上污水资源回收、污水资源工厂理念的实践现状做了分享。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女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个定义的实质是对可再生资源的态度。在这之后,人类又提出了温室气体控制的问题,而温室气体的控制到目前为止主要关注点仍在碳减排,这与水处理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密切相关。到21世纪,我们又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就是生态文明的理念,这个理念将指导我们判别在污水处理中提出的工艺和创新是否符合该思想。所以简单来说,今后的污水处理基本会打上“低碳、资源回收利用、绿色”这三个烙印。
从国际上看,新加坡发明了NEWater,把污水通过双膜法处理成饮用水,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欧洲则提出了“NEWs”的概念,即下一代的污水处理厂应该是三个中心:营养中心(Nutrient)、能源中心(Energy)、水资源中心(Water)。比利时根特大学Willy Verstraete教授提出了“上游浓缩”,集成了Newater、热电联产、藻类培养、污泥热解、BioChar等众多新概念。在此基础上,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Mark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AB工艺的A段+主流厌氧氨氧化的工艺,通过这个工艺使污水处理厂达到能源的正产出。2019年10月24日,联合国会员国在科伦坡批准了一项拟议的应对氮挑战的行动路线图,旨在于2030年前将氮废物减少一半,低氮社会将是下一步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
俞汉青老师提到,从农耕时代的低效回收到上个世纪以脱氮除磷为主,再到21世纪更重视污水中的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能源回收,近百年来,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原先城市污水处理的方式,而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尚有较高的能耗、物耗,因此近年来,环境工程界的理念也从废水中处理什么变为从废水中回收什么,废水资源化也成为国际学术前言和热点。
本次线上指导课累计有500多人次积极参与,同学们对三位老师的倾囊相授表示十分感谢。这些课程使他们对科普大赛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更好地将科普性与专业性结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更加激发了他们加入水环境与水生态科普行列的积极性。
精华都整理给大家了,时间也只剩10天了,你真的还要等deadline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