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助力沿江城市水量水质优化管理

发布时间:2019-06-14 阅读:1697次


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一直承担着消减水污染物的重任,同时也和城市的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益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和资源能源短缺对城市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的目标已经从达标排放转向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也从实现污染物消减的基本功能转变为城市的肥料工厂、能源工厂和水源工厂,再生水回用与资源、能源回收利用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必然发展方向。


在即将召开的“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上,城市污水处理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正是专题论坛上的十个议题之一。


污水的资源属性

N:营养物Nutrient

E:能源Energy

W:水资源Water


污水是一种此前被低估但不该被浪费的资源。


第一,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氮、磷等营养物。目前全球磷资源行将枯竭,中国的储量仅能有效供给20-50年,因此污水磷回收被认为是必要且可行的途径,德国、英国、瑞典、荷兰等国家都实施了大量生产性的磷回收举措,不但可以作为商业性磷肥用于农业,而且同时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性能,降低污泥脱水的药剂消耗。


第二,污水中由于含有有机物从而含有可观的能量,约为处理能耗的10倍,全球每日产生的污水潜能约为1亿吨标准燃油,如果做好能源回收利用,部分污水处理厂能源自给率可达60%以上,甚至能完全自给。


第三,污水处理厂出水可以作为再生水进行再利用,满足再生水水生态融合、生态需水补给、水体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生态美化等需求。


2014年,曲久辉、王凯军、王洪臣、余刚、柯兵、俞汉青等6位国内环境领域专家宣布成立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委员会,提出追求水质永续、能源自给、资源回收、环境友好等方面的污水处理目标,并积极调动全行业力量探索打造低碳、循环和健康的污水处理系统。


长江经济带污染排放总量大、强度高,废水排放总量占全国的 40%以上,虽然长江水环境呈现出逐年改善、持续好转的态势,但是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长江保护修复任重道远。在长江流域一些城市,水量水质性缺水的问题相当突出,为此,利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重要议题,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特邀请权威专家根据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做以下报告: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俞汉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

从低碳社会到低氮社会的污水处理技术

王凯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厌氧氨氧化研究进展

郑平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

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碳源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

陈银广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有机污染物的厌氧代谢新路径及强化原理

张耀斌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微藻培养与能源化应用

程军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


在长江大保护的整体视野下,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资源与能源工厂的定位更加清晰,污水处理概念厂的先进理念更具有现实意义。污水处理技术如何跟随低碳社会和低氮社会的转型而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特别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在节能方面的优势,并促进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利用污水中的碳源实现低碳耗的高效脱氮除磷,以及将污水变废为宝培养微藻开辟一种新的能源,是以上专家在专题论坛上重点讨论的内容。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希望在专题讨论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达成共识,推进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以及治理实践的发展。



关于召开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的通知.pdf

版权所有 无锡鸣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16066598号-10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