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由水分会副秘书长、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赖波教授主持,共有七位报告人奉上精彩。
主持人:赖波
01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赵美萍
02
水分会委员、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郑兴灿
脱氮除磷是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改善的长期命题,也是难题。郑总在报告中首先系统介绍了城镇污水除磷脱氮必要性,典型工艺及发展、强化和提升综合措施等。他指出,随着水质要求的不断提升,脱氮除磷整体工艺提升需要功能区协同、强化,以及要素重构;从基本的工艺原理出发,系统梳理工程机理,将其纳入相应的设计和控制参数,优化控制手段。在绿色低碳的社会大背景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减污节能降耗减碳需要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其中,碳源的因素需要重视,对碳源的投加量、类型、投加点,都要做系统性研究。“不管是碳源的投加量还是碳源性质,还是投加及作用等过程,跟污水处理节能降耗减碳都是有关联的,结合好了就是一个降低碳排放的过程,没结合好,就是增加碳排放的过程。我们目前在做碳核算建议时,是把外加碳源的消耗量,都视为增加碳排放的过程。这一问题还是需要做进一步的系统分析研究。”
03
E20研究院副院长 肖琼
在环保产业追求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产学研融合的路径、案例研究具备重要性、紧迫性。在报告中,肖琼介绍了北京大学和金山环保校企开展深度合作,建立生物质新型碳源产品开发创新服务平台的历程,梳理介绍发展经验。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统一一个目标 围绕产品持续开发、不断迭代;其次,产学研紧密牵手,组建跨校、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创新团队,各主体各自发挥优势能力、长板联合;第三,建立清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同时,重视产品中很重要的两个驱动要素,即标准和品牌建设。
04
水分会委员、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李激
05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董事长 吴海锁
吴海锁在报告中表示,工艺、设备、资源化是水污染治理减污降碳的重要抓手,这需要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切实推动技术开发与转化。他介绍了目前江苏省聚焦减污降碳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探索,重点介绍了水污染防治产业链上下游融合的思考和实践。基于对江苏省水污染防治产业链的观察,他提出总体还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短板,如产业发展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膜材料及原件、电控系统、分析仪器等高附加值产品装备很多依赖国外;企业高校协同创新不足,存在需求匹配、利益分配、合作机制等各方面问题;成果转化率低,往往面临高校不愿做、企业做不了、政府难介入的难题。在探索突破过程中,应重视上游服务业对后端技术、产品、装备的引领作用,对环境管理的有效支撑。
06
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运营经理 周振
07
金山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徐韬
宜兴在环保装备制造方面历史悠久、基础雄厚,但近年来也面临产品竞争力提升、持续创新、标准化、企业同质化竞争、服务配套等的现实挑战。对此,宜兴环保企业近年来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开展探索。徐韬分享了企业在协同创新、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精细化管理的进展。围绕智能制造提出智能化标志要求,包括生产自动化,物料配送精准化,生产过程实时可控,生产信息可追溯,能源的消耗要达到可监控等;针对农村污水处理特点和设备痛点,提出“以塑代钢”,实施产品全面提升;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探索实现直观性、便捷性、集中性、联动性、独立性相结合,通过大数据对整个制造过程、重点环节实现有效管控。
主持人:谢琤琤
首先发言的是水分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教授,他对“京山碳”产品的意义价值予以肯定,同时指出,污水处理过程的碳排放在氮的降解过程中,是以一氧化二氮方式排放的,这个量比污水处理消耗的电导致的间接碳排放量还要大。优秀的碳源产品开发,研发团队跟验证团队协同很重要,研发过程跟验证结果需要相互联系;碳源菌群结构和稳定性也很重要,以效果为目标,制订研发方案,针对性研发成分、含量等。水分会委员、原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在发言中也表示,“京山碳”在研发过程中,一定要以目标为导向,从本身在碳源提供过程中独特优势出发,吸收应用其他专业学科力量,提升碳源释放效率和性能。水分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霍明昕表示,他看到了环保产业产学研一体,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实践的积极进展。但从现场先看,单元操作技术方面的创新性还不够,建议下一步有所关注。
三位来自学界“研”的观点后,企业家们从“用”的角度,提出建议。水分会副会长、北控水务集团执行总裁李力在发言中首先表示,环保产业现在是困难时期,但这是暂时的,因为需求始终存在,产业主题也在不断往前走,不断变化。企业不仅要扛住,还得加大战略投入,至少保持技术研发的投入。我国水处理整体碳源投加量比较大(世界前列),确实是行业的一个痛点,也是重要发展方向。企业在设计收入结构中,如果有三类产品的组合是比较理想的,第一类是先进的整装成套装备,第二类是工具包(偏软件的),还有一个,消耗品,就是材料类。碳源就属于这一类,标准化+稳态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水分会委员、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哲认为,民营企业最核心就是创新,一定得做出来别人没有做或者做不了的事情,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金山从需求出发,不仅有技术本身创新,也有研发模式创新,在民营企业特别艰难的环境下仍然用于成为创新主体,进行积极实践,对企业自身有益,对同行也是鼓舞。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红勋表示:我们运营大小一百多座污水处理厂,有的需要长期甚至每天投加碳源,那么这个产品就可以发挥优势,取代传统的碳源;有的污水处理厂需要间歇投加、偶尔投加,可能目前就不太适用,所以“京山碳”找准它的市场定位特别重要。广东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焱建议在下一步研发中,针对藻类问题,能否考虑在一个更小范围内,如水源区域库湾的藻类问题,范围比较小,需要更为高效的原位藻类富集的去除技术;在生物质碳源研发方面,建议多与实际污水处理厂工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南北方污水处理工艺、温度等条件的差异,综合筹划;同时在产品优化提升的同时,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完善技术服务。
最后两位院士的发言,既有对创新的肯定和期许,也有长远的建议。
任洪强院士说,企业家在科技创新这方面,第一是敢做,第二是舍得做,第三是能做,第四能做得成,这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围绕水处理创新,有三个重要环节,第一阶段是微生物学层面的认知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围绕材料,研究如何在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发挥作用。比如“京山碳”就是从材料创新方面探索实现对工艺过程的增效。未来还会有更多思路,建议大家关注人工智能的模拟学习、预模型训练,在水处理过程优化、增效提升中的应用。第三,低碳水处理衍生的标准问题。对外加碳源产品应关注标准和规范更深入的探索和创新,如果能一步步从行业标准规范上升到国家标准层面,届时对整个水处理行业外加碳源的标准化、规范化,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发言中,曲久辉院士先谈体会:在一些创新领域,高手是真的在“”民间。因为学者们有时候可能会畏首畏尾,想做但担心技术路线不通,或者市场响应不强,应用范围受限等等因素,但是有的企业家可以抛开顾虑,大胆往前走,这就是企业家精神。说到“京山碳”,他提出建议:第一,关于可持续性。目前产品以太湖蓝藻为原料,这个量在不同年份间是波动的。因此应考虑原料替代,和蓝藻类似的生物质。第二,市场竞争力。当新产品被逐步认识认可后,市场竞争会很残酷,如果不能实现产品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的互相支撑,未来的市场可能并不属于创新企业;可以考虑和一些碳源需求大的污水处理厂取得合作,形成战略联盟,避免成为孤岛。第三,标准化和规范化。目前很多水处理特别是污水处理产品,规范化和标准化做的不够。围绕创新产品,企业可以和专业协会合作,研究形成产品标准,制定包含不同应用场景、操作条件下的使用规范,这个工作也会有效推动产品生产过程本身的标准化、规范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