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专题论坛——排水管网技术创新

发布时间:2023-05-21 阅读:328次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4.jpg

作为2023(第五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的平行专题论坛,由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排水管网技术创新”——长江大保护专题论坛20日下午举行。论坛召集人为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殿常,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委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郑兴灿论坛现场主持人分别由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先明和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龙志担任。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围绕我国管网系统的检测诊断、施工与修复、智慧运维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1.png







(左上: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殿常  右上: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委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郑兴灿  左下: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业师、副总经理陈先明  右下: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龙志)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4_5.jpg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授尹海龙结合我国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实际管网收集率不高的现状,介绍了基于光纤分布式测温的排水管道入流入渗诊断方法,分析其优势、典型应用,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和应用市场。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5.jpg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资深专业经理林岳针对目前管网检测技术路线存在的诊断片面和适应变化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市政污水管网入流入渗智慧诊断与决策优化的研究,将诊断工作融入了日常排水管理运营中,利用大数据、精细模型和数据算法,弥补人工技术分析在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的不足。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5_1.jpg

三峡集团上海院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中心陈浩博士响应“十四五”规划对精准分析污染成因相关技术的要求和需求,利用三位荧光光谱开展基于有机质荧光与分子指纹的管网混接及溢流污染溯源诊断相关研究,进一步开发了污染源水体溶解性有机物分子指纹量化的解析方法,打通从污染源混错接到溢流乃至河道的整个体系溯源的完整路径。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5_2.jpg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责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京水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围绕传统管网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和治理大部分缺陷的问题,分享了机器人在管道排查修复及运维过程中的现状和发展,指出采用机器人参与的管网数字化运维,可以统一实现多部门综合调度管网疑难问题的可查可治。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5_3.jpg

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专业师张驰认为,目前AI智能检测模型辅助现有的检测评估工作仍存在检测作业和评估作业分割的不连续等问题,通过视觉Al大模型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管道缺陷电位提取,提升缺陷检测的效率和质量;利用神经辐射场模型,可以实现排水管网场景的三维重建,提供数字孪生底座基础。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5_4.jpg

针对排水管道检测评估作业中设备发现缺陷时停止行进而对缺陷进行特写,导致无法精准判断设备意图的问题,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成会近年来开展排水管网检测智能识别的研究及应用,目前已积累18万张缺陷样本图片做为模型训练数据集,收集3TB管道检测视频做为测试数据集,并持续扩大收集和整理数据,将采用三维成像建模技术,建立实景三维管道模型,量化评估分析模型参数。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5_5.jpg

中持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志永介绍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溢流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近年来中持水务以科技研发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在溢流污染控制方面的科研投入,聚焦污水处理厂及管网溢流污染控制技术产品和装备。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5_6.jpg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马保松,围绕国内目前排水管道领域非开挖技术现状和非开挖管道施工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分享典型技术发展趋势,并对目前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沟通不畅,控制不当等问题,发表了专业观察和观点。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6.jpg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易小萍分享了紫外光点修技术应用,提出非开挖修复技术具有应用广泛、施工简单、工期短、施工成本比较低等诸多优势,并对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的施工工业流程、施工工艺要求进行阐述。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6_1.jpg

针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70%以上的政策要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刘艳臣开展了城市排水系统运行效能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管网提质增效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管网本身运行的效能,需要把污染物更多收进来,并且从系统的层面去除。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6_2.jpg

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常库分享了原位在线监测技术助力排水管网智慧化运维的实践探索,认为城市水环境的污染防治是个系统工程,只解决其中的一环,解决不了整体问题;在城市里有河道、管网、泵站等多个节点,缺少任何一部分信息,都无法对最后系统化的治理提供有效支撑。


微信图片_20230824152056_3.jpg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数字化中心主任李铭介绍了城市水管家集控模式下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提出要推动水管家、集控模式在城市水管理领域的应用,分享了集团从最初的片面追求投资落地到强调可持续、系统性、高质量的发展模式这一思路转变,未来将继续深入推进、完善集控模式,为城市水管家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824151319.jpg




版权所有 无锡鸣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16066598号-10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