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生态环境十大科技科技进展发布会现场
2021年6月5日,值第50个“世界环境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北京召开了“2020年度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由曲久辉院士领衔及王凯军、王洪臣、余刚、柯兵、俞汉青、许国栋、张翼飞等专家作为主要完成人,共同申报的“面向未来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创建”,成功获得了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颁发的“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概念厂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洪臣教授作为完成单位代表介绍进展
2020年12月,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中国科协指导下,开展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以反映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和最新发展,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营造社会创新氛围,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由曲久辉院士等8位专家作为主要完成人,以“面向未来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创建”为题申报了“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技术创新类)。
在这样的背景下,曲久辉、王凯军、王洪臣、余刚、俞汉青、柯兵六位专家自发组成概念厂专家委员会,于2014年提出“建设面向未来的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以“水质永续、能量自给、资源循环、环境友好”为目标,推动中国污水治理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和跨越,引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朝着正确的理念方向发展。
2020年,河南睢县第三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数项核心关键技术得以工程验证,实现了污水再生和有机废物(生活垃圾、污泥、畜禽粪便等)综合处理、湿地-海绵一体化、超过50%电能的自供给和营养物回收利用。
依托宜兴“完整版”污水处理概念厂建设工程,深度开发和进一步突破了:初沉发酵新技术,可同步实现碳源补充和深度除磷;多点进水多级A/O生化技术,可实现污水中碳源在反硝化环节的有效利用;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可在低能耗、高负荷条件下实现对高含固率(15-35%)、多种复杂物料的协同厌氧消化;出产沼气品质高、标准化、模块化的大型装备,可实现污水厂运行的节能降耗;以可持续的技术引领和实践创新为目标,建成国际领先的千吨级生产试验线;形成了针对不同目标和需求的概念厂工艺、建设和运行模式,使概念厂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经过近7年的探索,曲久辉团队以“水质永续、能量自给、资源循环、环境友好”为目标,在污水处理概念厂技术上实现了多项突破:开发出高效极限脱氮除磷技术(LOT),出水水质达到TP 0.1mg/L,TN 3mg/L;开发出紫外催化高级氧化(UV/AOP)新兴污染物氧化阻断集成技术与装备,实现对红霉素、罗红霉素、布洛芬等ECs的深度去除,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形成以高干厌氧为核心的能量高效回收与资源深度转化集成技术与装备,能源自给率达到50.3%;开发出污水处理短停留内碳源开发技术,可同步实现碳源补充和深度除磷;形成以再生水为单一水源的大尺度水环境构建技术,为周围河湖缺乏补充水源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初步形成了污水处理设施生态综合体构建理念与技术。
概念厂理念及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极大推动了我国污水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带动了污水厂建设和运行方式的根本性转型,体现了巨大的科技、产业和生态价值。
站在新起点,紧跟时代步伐,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专家委员会将再谋划、再聚力、再提速,聚焦服务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赢环保攻坚战等国家战略,力争在未来5-8年、建设100座技术先进、因地制宜、特色鲜明、模式多样的污水处理概念厂,带动行业建设形态、工艺技术和标准规范的实质性变革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