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科研到工程实践再到城市应用”——水分会为行业带来启迪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1858次



11月30日,以“创新水科技,引领水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从技术、城市案例、企业探索三个角度,多位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做了精彩分享,到会的全国各地水务行业专业观众反响热烈。



水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谢琤琤主持论坛,分会会长、工程院院士曲久辉发表致辞,分会新任副会长、工程院院士彭永臻出席会议。


论坛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以下简称水分会)承办,得到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大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的大力支持,是第十三届城镇水务国际研讨会中人气最旺的分论坛之一。



《水环境工程技术标准化研究》主题报告


分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首先分享了对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思考。他说,近年来,围绕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整体进展非常活跃,但是这一领域涉及的专业以及交叉的问题非常多,基本上整个治理,以经验化的模式为主。而经验并不足以支撑这个事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发展轨迹需要突破。


他认为,上述领域迫切需要加强规范和标准引领,无论对国家和地方实践,行业和企业发展,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成为贯通产学研的桥梁,推动组织现代化的生产。在建立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标准化体系方面,水环境分会应该并且可以做一些前期工作,包括标准体系,数据库,支撑平台,分享机制等,推动城市水环境水生态事业健康发展。



《厌氧氨氧化废水处理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启示》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汉青在报告中讲述了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的历史故事、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工程案例。他表示,过去40年,污水处理脱氮是环境工程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其中,厌氧氨氧化是一项颠覆性的创新技术。近十几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厌氧氨氧化技术研究、工程应用的热点区域之一。


目前,Anammox在城市污水主流实际应用的挑战存在三大挑战:一是如何在低温条件下高效稳定运行。二是如何在高C/N对比、低氮浓度以及低温环境下淘汰或者抑制异养反消化菌和nob。三是如何保障Anammox菌在反应器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从而抵消其低生长速率的影响。


他介绍了当前业内关注的西安第四污水处理厂Anammox反应的验证,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考的方向:现象发生的机制、边界条件、偶然还是必然,如何优化其对总氮去除的贡献率,如何在其他工程中完整复制等。俞汉青表示,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并不对立;从此到彼需要一个不断投入和成长的过程,需要产学研的协同合作。



《武进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整治实践》主题报告


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在随后的城市案例环节,介绍了武进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情况和特色管理手段,重点汇报了在当地开展的水专项课题的内容和进展。


重污染区(武进)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课题,针对武进运南片区800平方公里污染源复杂、污染负荷强度高、水质达标任务重等问题,明晰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源汇关系,重点突破工业集聚区企业园区流域三级水污染防控、小流域氨氮深度削减与精准控制、高强度多源复合水污染控制、河湖联动多元生态系统构建等关键技术等,要求完善综合系统,实现科技目标,支撑治理目标实现,总结出能推广应用的技术体系。



《典型城市水系生态环境评价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题报告



桂林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敦球的报告,围绕城市及流域尺度水体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以及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体系的研究、应用等展开。他重点介绍了水系修复技术、外源污染控制技术和内源污染控制技术等在广西的实际应用。其中,针对人工湿地净化效能强化技术,研究项目构建了新型吸附填料,超富集植物,强化曝气、微生物燃料电池等耦合技术体系,强化了处理能力。人工湿地科学化运行管控体系的研究,研发了基于电阻率CT成像理论的堵塞探测技术,低分子有机算解吸技术,提高了人工湿地运行管控水平。当前,研究成果应用在南宁、桂林、钦州的城市水系改善、修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北控水务水资源及新生水的思考和实践》主题报告


在企业案例环节,北控水务集团执行董事、执行总裁李力介绍了集团对城市水资源管理及新生水的思考和实践。他表示,长期以来,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新需求比较旺盛,目前面临着社会用水需求不断升级、自然水循环不断恶化的双向压力,需要我们从根本上、从对水资源认识上来转变。


近年来,北控水务提出走供给侧升级之路,划排为源,在传统自然水资源的基础上,引入新生水这样的高品质出水作为新水源,缓解水资源紧缺压力,减少污染,提高城市和区域水容量。北控水务在参与新加坡新生水项目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中国新生水的概念和品牌。李力表示,国内重要城市水资源的格局需要优化设计,地下水、地表水、外调水、再生水、新生水、海淡水,呈现怎样的占比和动态发展,怎样形成一个经济社会环境成本和效益的最优解决方案,是城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命题。



《系统创造中小城市水环境价值的实践》主题报告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翼飞,结合公司在睢县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深入阐述中持在中小城市水环境问题上的理念和实施体系。他说,中小城市是我国环境改善环境建设主战场,环境服务需求多样且分散,问题复杂。解决问题相对比较被动的是资金,而积极的因素则是空间紧凑,决策相对集中,可以通过一站式服务,相对吸引和勾画区域未来。


我们认为三个刚需是基础,第一,工业园区达标排放,第二,市政基础设施能够逐步走向四个追求(水质可持续、能源回收、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第三有机质良性循环,在这三个基础之上开展综合治理,推动中小城市走向环境和生态的大建设,让基础设施从环境的负资产成为生态的正资产,以技术构建系统的解决方案。

版权所有 无锡鸣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16066598号-10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