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 六大专题会议聚焦城市水环境水生态

发布时间:2019-07-17 阅读:2481次

7月15日,首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在美丽的蓉城隆重举办,共同探讨中国水环境与水生态的科技、创新和未来。15日下午,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界的42位专家,以六大专题会议从修复、标准、未来基础设施、安全运营、化学品管理、风险控制方面,多维度讨论了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可持续绿色未来。


专题会议1

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打造宜居环境,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我国方方面面,水环境与水生态的治理和改善更应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打造宜居环境。那么在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水生态修复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实施,本专题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首先,对污水直排、雨污混接等问题进行了剖析,被认为是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专家们也给出了可行的应对措施。在不同尺度上对城市水生态系统氮排放控制策略的调控以及优化流域空间分布、优化植被空间格局、优化农业空间格局、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进而构建健康的岸边带生态,保障水体不被污染、提高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等都是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同时,河海大学朱伟教授就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提出了截污控源、调水补水、河道净化、疏浚清淤,生物及湿地净化等流域水环境治理措施。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是国家赋予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我们相信在所有环境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宜居环境的打造一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徐祖信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我国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城市氮代谢排放特征与控制策略》

 

高吉喜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

《基于自然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途径》

 

叶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环境研究所总工

《近自然湿地生态修复的思考与实践》

 

朱伟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院长

《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几个问题与研究探索》

 

王殿常 中国三峡集团公司环境保护部主任

《中国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实践与思考》

 

尹炜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面源污染生态阻控技术及应用》


专题会议2

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标准化体系:共筑环境健康防线


水环境和水生态是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最核心的内容之一,2016年我国水利部发布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标准化体系还不健全,主要存在技术标准缺失,技术标准体系难以形成;水质类型多,控制目标多;企业标准化能力弱;政府主导标准制定途径不畅通这四大问题。技术标准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没有技术标准,消除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就无从谈起。各位专家分别介绍了我国饮用水标准、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太湖地区污水排放标准、物联网标准体系以及燃煤电厂水资源回收与零排放的技术标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促进我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南京大学张徐祥教授提出了环保企业积极参与、建设标准化大数据库, 加强企业团体标准的建立,构建“研制-试验-验证-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全链条标准化体系及平台等极具建设性的建议。

 

张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水质安全监测室主任、研究员

《我国饮用水标准体系建设与发展》

 

朱传俊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会秘书长、教授级高工

《标准化引领水处理化学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张晓昕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博士

《国家节水行动计划要求与水资源管理标准化发展》

 

张徐祥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我国水环境与水生态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难点与建议》

 

陆继来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政策标准所副所长、研究员级高工

《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历程及展望》

 

朱霞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总监ISO国际水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陈书义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与环保物联网标准制定》

 

刘宁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燃煤电厂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技术与标准》


专题会议3

未来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将向节能降耗、环境友好、资源循环方向迈进


当今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规模已居全球第一, 官方公布的污水处理率达到94.5%,但也存在不可持续的一面,具体表现在:较少的能源回收、超高成本的营养物去除、大量污泥的产生。众专家认为,针对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及水环境现状,我们需要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位及理念,在排水系统,需要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设计建设;在污水、污泥处理领域,需要提高沉砂池效率、最大限度利用污水内部碳源、应用低碳源营养物的工艺,应该将污泥与城市的有机质协同处理。活性污泥法已经有105年的历史,至今仍是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当前,更具环境友好、资源循环的下沉式再生水技术、人工生态湿地技术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从能耗、占地、生命周期考虑,IWA李涛博士认为,更具优势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自养脱氮技术、热水解+中温厌氧消化污泥处理技术将是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潘文堂 中持新概念环境发展宜兴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


戴晓虎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李春光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副主任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排水系统设计》

 

庞洪涛 中国水环境集团副总经理 

《下沉式再生水系统的模式创新与发展》

 

曹业始 中持新概念环境发展宜兴有限公司总工艺师

《国内市政污水的三大特征:挑战与对策》

 

李涛 国际水协会(IWA)大中华区总监 

《从能耗角度思考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张琼华 国合环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应用及展望》

 

程忠红 苏伊士新创建技术推广经理 

《前瞻性污水提标改造解决方案》



荚卓哲 威立雅水务技术中国高级商务技术解决方案经理 

《威立雅高效集约的污水处理提标升级与初雨水处理工艺》


专题会议4

城市水处理设施的持续安全运营:如何破解高耗低效运营


“十三五”后,我国跨入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持续安全地运营,成为未来城市水公共事业的核心关注点。王洪臣教授通过对全国467座污水处理厂调研发现,污泥浓度高(超过4000mg/L占比67%)、污泥活性差、沉降性能差、药剂投加量大、无备用设备等问题普遍存在,高耗低效运营成为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常态。针对行业的痛点,产业如何做?北控水务刘伟岩认为,智慧水务是唯一的解决路径,北控水务开发的高度集约的运营管理模式,通过企业大脑支撑所有项目的智慧运行,最终将实现无人值守;来自中持水务的喻正昕介绍了他们在工业园区综合环境服务IES模式的经验和心得;深圳水务的邹启贤介绍了其在深圳河流域的全要素调度与管理模式。江南大学王燕认为,我们需要积极地开展污水厂的全流程分析,掌握目前各工程单元的现状,打开黑匣子找到问题,对工艺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调控。在论坛尾声,王洪臣教授总结:中国的污水碳氮比失调,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针对中国的国情,急迫需要开发相关的技术,而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整体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未来一定能克服困难!

 

王洪臣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污水处理厂可持续运营的困境与挑战》

 

刘伟岩 北控水务集团运营总监 

《智慧水务与可持续运营》


喻正昕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工业园区水环境设施运营优化及风险防控》


 

邹启贤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 

《流域全要素调度与管理》

 

刘少非 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第九净水厂厂长 

《成都市百万吨级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优化对策》


 

谈振娇 无锡市政公用环境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工 

《新形势下污水厂的现场安全管理》


王燕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博士

《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运行评估及启示》


专题会议5

化学品管理与新兴污染物控制:基于监测及风险评估亟需完善标准引领管控技术发展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化学品及新兴污染物是水环境及水生态保护不容忽视的挑战,并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本专题各位专家从水环境中化学品及新兴污染物的现状调查、监测、风险评估、控制与治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享。专家指出,PPCP是当前发达国家正在着力分析和试图解决的水环境风险问题,我们国家也面临着PPCP的问题,我们需要全面地研究其污染现状和控制政策。基于生物学通路的EDA技术、水质指纹等相关技术、毒理学计算等技术手段可有效用于水环境中化学品及新兴污染物的监测、风险评估及管理,为环境基准科学的发展提供管理方法及技术支撑。针对污水及水环境中化学品及新兴污染物的控制,国内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及试验。其中,常规污水处理厂的氧化吸附等深度处理技术能有效去除多种PPCP物质,但其经济性有待继续研究。而膜技术与电化学、催化臭氧氧化的耦合工艺,能够有效减少膜污染,保持高通量,实现较高的污染物截留效率,同时高效分解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显著去除各类毒性效应。此外,河岸过滤技术也被用于新兴污染物的控制研究,“河岸过滤+生物强化慢滤+低压纳滤”(3F)工艺已经成功进行了工程示范,出水效果稳定,可为我国饮用水无药剂或少药剂供水提供技术参考。


余刚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水环境中的PPCPs风险与控制》


乔森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膜分离与AOTs耦合技术及其毒性控制原理》


韦朝海 华南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复合污染流域水体与沉积物中毒性物质的归趋与管理》


刘会娟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河岸过滤控制新兴污染物》


张效伟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基于生物学通路的化学品高通量测试与毒性预测》



陈景文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计算毒理学与化学品危害性预测》


专题会议6

城市水生态环境管理与风险控制:因地制宜,探索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水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城市水生态环境管理与风险控制”专题论坛上,专家们主要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不同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管理的手段及经验,为相关地区提供参考借鉴。其中,天津中新生态城通过联动智能系统完成新型水环境系统建设,实现多源多级非常规水的协调利用、景观生态功能恢复、地表水四类标准、湿地零损失的目标。而湖北梁子湖、云南洱海、湖南大通湖、湖北金湖等水体,依托沉水植物的大面积人工种植,有效实现了饮用水源地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水质净化。通过科学的水环境问题诊断、合理的治理工程布局及技术与长效的管理措施,重庆龙景湖水质稳定在Ⅳ类水体标准。针对三峡库区山地城市水环境问题的特点、治理难点,专家提出了山地城市流域综合治理应推广集散结合、就近处理、就地补给的模式。此外,有专家从材料层面,如制备高密度氨基酸磁性纤维素基吸附材料、制备热敏纤维素基材料等,可以有效提升某些治理单元的处理效率,在黑臭水体治理中得到应用。城市和流域水环境治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众多,会上,企业代表分享的四川某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让与会者对于城市及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王敦球 桂林理工大学副校长

主持人


郑兴灿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天津生态城新型水系统构建与管控》


于丹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饮用水源地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水质净化》


何强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院长

《山地城市湖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与管理:以重庆市龙景湖为例》


雷晓玲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低碳研究中心负责人

《三峡库区山地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


朱红祥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

《南宁城市水环境生态风险管控的探索与实践》


蔡然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环境事业部技术总监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详细报告内容敬请期待《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白皮书》!

版权所有 无锡鸣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16066598号-10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67